笔趣阁

【品味三国】我见三国

笔趣阁 2022-12-02 10:47 出处:网络 作者:[db:作者]编辑:@028aab.com
  很久很久以前看三国,带着不甘不愿的心情。   因为是男人戏,从头到尾的战争、布局、纳贤、伐奸……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兴趣。偏偏父亲叔叔都喜欢看,每天央视放,就一定会听到大江东去的歌声。我只是在一旁


  很久很久以前看三国,带着不甘不愿的心情。

  因为是男人戏,从头到尾的战争、布局、纳贤、伐奸……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兴趣。偏偏父亲叔叔都喜欢看,每天央视放,就一定会听到大江东去的歌声。我只是在一旁坐着,抢不过大人的小孩,便陪着他们也是一遍一遍地看。当时留下最深的感触,不过是诸葛亮多么聪明,曹操多么小人,还有,周瑜多么小气。

  再大些竟然懂得自己去读《三国志演义》了。这自然是本好书,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,历史真实的传奇再现,半文半白的精炼语言——关于这本书的种种好处显然无需我赘述——多少文学评论家和一代一代的读者自有分辨。今天我要说说的,是我对它的不满。

  小说中的奸雄曹操和小肚鸡肠的周瑜,为塑造刘备之“仁”与诸葛之“智”起了极大的衬托作用,太过分明的感情倾向使读者读之,便爱作者所爱,憎作者所憎;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更使得东吴不过是陪衬……从文学塑造的角度,本无可非议,却令我在展开这么一副恢弘的历史画卷时,心怀隐恨。那是对真英雄的推崇吧。撇开真正历史的三国不谈,从诗词的只言片语里,轻易就能找到蛛丝马迹。横槊赋诗纳贤若渴的曹操,写下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,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”的曹操,似乎被附上了一层柔和的大智大勇的色彩,而不复演义中仁义全无、阴狠毒辣的曹孟德;周瑜,更不是那个周瑜!他被最伟大的文学全才苏东坡崇拜着、遥想着,简直是文韬武略的完美诠释。他的一生虽短暂,却也极尽灿烂:二十出头踏入戎马,二十四岁便被封中郎,成为江东的第一功臣;孙策被刺托孤,留下的训示亦是——“内事问张昭,外事问周瑜”;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,多少年,广陵散已经散逸,人们却仍然记得周公瑾漫不经心中便流露的从容气度;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一代儒将呵,恐怕只有他,才堪当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浪花淘尽的英雄罢!

  孙策奠定江东基业是何等壮伟的一番事业,比之刘备的仓皇逃难借攀刘姓,何如?东吴的锦绣山河,水师延绵,守住最富饶的一片平原,比之蜀地的靠天险奇崛立国,又何如?我对刘备的素日没有好感,大约是太容易嗅到他身上的酸腐气。他庸庸碌碌地仁义着,脱开一个汉室正统思想,单以成败论他又如何及曹操——以勇武论更是不及东吴的两兄弟。只得一个仁义能做最好的门面罢了。可他临终托孤的一句话,最终授人以柄,他说:“……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这是对诸葛亮说的。逼得诸葛孔明捶胸顿足地表其忠心,刘备这才安然地去了。这似退实进、欲擒故纵的一招,很简单,也很高,政治上实在不少见——刘备是否真仁厚,真信任看重孔明如斯,也就可见一般。

  以上,只是对书中所塑造的曹操、周瑜、刘备的一点评述,至于智谋化身诸葛亮,不说也罢。他既是作者的贤臣理想,需要被无限美化,书本才可看可爱——而周瑜,实在是三国中天大的一个冤案。

不错,很好写的真的很不错路过,支持一下啦路过,支持一下啦支持一下支持一下没看完~~~~~~ 先顶,好同志我也会去试下,希望可以相当不错,感谢无私分享精神!
0

精彩评论